查看原文
其他

守护创业信仰 雷军再造“金山”

范海涛 企业家杂志 2022-07-0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如果说小米是一个新的创业公司拔地而起、激流勇进,整合团队从零开始的学霸式创业的故事,那么雷军回归金山并再造金山的过程,则更像是一个带领旧部打破窠臼、破茧重生的故事。


创小米

无界,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说不清有多少次,雷军是单曲循环听着吴奇隆的《一路顺风》这首歌睡去的。他也没有想到,离开这家公司就像告别一段旧日恋情一样,那种千言万语在心头却最终陷入沉默的心情成为一种日常。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整个世界好像都沉寂了下来,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但是,对一个过去16年每天都在业务一线冲锋陷阵的人来说,安静成了一种莫大的折磨。另外,曾经每天都关注他的媒体在一夜之间仿佛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落寞。


2020年,雷军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快40岁时的某一天早上醒来,突然感觉“一事无成”,其实指的就是这段时间。


2007年,38岁的雷军远非“一事无成”,在离开金山后他依然是金山的主要股东,同时也保留了金山副董事长的职位。另外,出售卓越网给他带来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财富,让他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而比这些都重要的是,他的商业洞见一直没有停止增长。


在雷军离开金山的2007年,大洋彼岸发生的两件大事带给了他极大的震撼,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在这一年先后发布,它们彻底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人们用多点触控屏一气呵成地在屏幕上控制滚动列表时,像是感受到了新的魔法一样兴奋不已。而程序开发者的狂欢也随即到来,当众多开发者争先恐后地进入了iOS(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和安卓的开发者平台时,移动领域的革命已经若隐若现。一些敏感的科技工作者判断,未来5~10年,所有带CPU的产品都会开始无界化的进程,也就是说,未来PC端的程序都将可以直接放到手机端使用,而10年之后,趋势会使电子产品智能化。这意味着,在互联网革命之后,一个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幕正在暗处慢慢拉开。


从2007年开始,雷军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他不再使用电脑,所有的操作都在手机上完成。在当时运营商无法提供很高的带宽速度时,手机上网并不能带来特别美好的体验。但是雷军相信,“无界”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金山的“情伤”渐渐成了过去时,雷军在两年多的天使投资人生涯中,反思和复盘了自己过去的成功与失败,此时,他对趋势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过去数年的积累。2009年下半年,在积蓄了一年多的能量之后,他感觉到,自己再次创业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2010年4月,在海淀区中关村的银谷大厦807室里,雷军带领着他的一个小团队在喝光了一锅小米粥之后,正式开启了再次创业的旅程。他给这家新成立的公司起了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小米。在很多人眼中,这次创业是一个非常胆大的想法。


当同时代的创业公司都希望在移动端抢夺流量入口时,他希望再造一个全新的移动端,然后为其赋予最易用的软件系统,最后将这一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出售,形成“硬件+软件+互联网”的“铁人三项”商业闭环模式。这个商业模式的潜台词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商业愿景,小米希望通过互联网对流通渠道进行改革,从而改变中国的制造业,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而进军手机制造业,也成了雷军创业生涯中最大胆的一个壮举。


守护信仰

与资本对决——终究还是要回来


2011年6月的一天,雷军登上了一班飞往香港的飞机。香港,这是一个他并不陌生的地方。正是经过了8年的艰苦奋斗,他才把金山变成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4年前,他在香港交易所敲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雷军此行是与金山的潜在投资人见面。雷军想,如果投资人能够和他一样,热爱金山,好好运营各项业务,给金山一个更好的未来,卖掉也许不妨是一个对所有人来说更好的方案。他决定亲自飞到香港,听一听这个潜在的买家怎么说。


2010年下半年开始,坊间开始有了一些关于雷军要回归金山的传言和猜测,但是彼时,雷军一直秉持着对小米合伙人和投资人负责的态度,明确表示了拒绝。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他希望尽量帮助这家他深怀感情的公司进行一些改革,但是董事长这个职位对一个刚刚创业的人来说,还是一个过于沉重的担子。


和投资人的交谈结果让雷军非常失望,只交谈了半个小时,雷军就已经知道,这名投资人完全是按照财务投资的角度来思考这次收购的。投资人的计划是,用自己手上的1亿美元,加上借来的4亿~5亿美元来购买估值4亿~5亿美元的金山。全资购买金山之后,他先用金山账上的现金把债务还清,之后再把金山的各个板块分拆出来进行出售。其中关于金山网络的想法是,也许可以将其出售给竞争对手奇虎360。


走出投资人的办公室,雷军的情绪有点儿悲怆。他忽然明白,这样的收购不过是一场资本的游戏,而金山只是这个游戏中的标的物。所有的行为均是为了套现获利,里面的情感成分为零。


在那一刻,雷军知道,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出于一种近乎本能的责任和情感,他决定接下这个无比艰巨的任务——回归金山担任董事长,重新操盘这家公司的大局,尽管他现在已经有了他毕生都将为之奋斗的事业——小米。在那一个瞬间,他感觉压力已经风雨欲来。他知道,未来几年,风险和不确定性,将是他势必要面对的东西。


在经济学家眼中,企业家需要具备的首要特质就是勇于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探险精神。企业家拉丁语动词的含义就是“去发现、去看、去认识和去俘获”。做出决定的那一刻,除了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认定,雷军深藏在骨子里的那种热爱冒险的精神也浮出了水面。


去探险、去俘获,也许是他内心的一种潜台词。


回归依然是一个综合的决定,雷军很快去征求了小米6位联合创始人的意见,最先表示支持的是黎万强。黎万强曾经是《金山词霸》的负责人,也是雷军的老部下。他太理解金山人对于雷军这束“曙光”的渴望了。从本心来讲,他也希望金山能够拥有峰回路转的好运。黎万强对雷军说:“与其每次都花两个小时谈回不回去的问题,还不如用这个时间去帮金山管管业务。”雷军则对他的合伙人们说,一定保证留足够的工作时间给小米,另外,他回去接管金山,将不拿一分钱的报酬。


在经历了这些浮沉往事之后,此刻雷军的内心深处,更像对待一个生命个体一样看待金山这家公司,他充满了懂得,也充满了慈悲。


商业世界不仅仅有冰冷、竞争和对资本的追逐,也有这样充满了悲壮和温情的故事,对于金山这家从未放弃自己商业愿景的公司,雷军的回归,将是一个关于守护信仰的故事。


坚持与梦想

“道”比“术”更深邃


2018年12月24日,中关村老牌互联网企业金山迎来了30周岁的生日。雷军面对着台下两鬓已经有些斑白的两位金山的创始人张旋龙和求伯君,面对着坐在现场活力四射穿着统一红色外套的一群新生力量,一种跨越时间长河的感受油然而生。尽管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演讲是他从27岁成为一名管理者之后就经常做的事情,但是今天站在这里,他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一开场,他就和在座的新生力量开起了玩笑:“现场有没有90后?”随后他就开始自问自答:“我想现场不可能有90后,因为我们金山不雇用童工。”


就在雷军上台之前,一段有关金山30年历史的小视频被播放了出来。在这由一张张老照片的闪回构成的4分钟小视频里,金山30年的历史和金山人的青春岁月如同英雄旅程一般被慢慢展开。


“金山铁三角”雷军(左)、求伯君(中)、张旋龙(右)一路携手,是金山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人


看到那熟悉的一幕幕,张旋龙和求伯君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情绪,早已泪光闪烁。而雷军也在这些回忆里重温了无数个他生命里重要的瞬间。他已经明白了,时间就像剪刀手爱德华一样施展了它神奇的魔力,对很多事物进行了不可思议的雕刻。


最初,这是一家每天都在发出着莎士比亚式诘问“生存还是死亡”的公司,只有一个主营业务还经常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现在,它已经衍生出了四大业务线,并且每一家子公司都正在经历高速成长。


曾经,为了卓越网的巨额融资,金山的管理团队陷入求而不得、进退两难的困境,最后只能将电商业务拱手出售。今天,几家子公司都因为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和拥抱,得到了指数级的进阶。


曾经,金山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命运——在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像金山这样饱受争议,也没有一个企业所走过的路途像金山这样富有戏剧性和充满艰辛。今天,人们在研究一家穿越周期的企业是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和快速转型时,金山成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


在金山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发生在这家公司身上的诸多变化,从不同维度进行复盘和总结。比如,创始人张旋龙和求伯君是如何跨越复杂的人性之河,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除却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决定出让股权,释放出新一代领导人最大潜力的。比如,在狂飙激进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雷军是如何带领着一支他亲自培养出来的队伍,把最先进的公司治理理念注入这家背负着历史沉疴有着庞大躯体的公司的。再比如,在金山实现转型的过程中,是什么样的决策机制保证了4家子公司的战略执行能够跟上政府的宏观部署的。抑或是,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什么样的人才招募方法、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塑造了今天这几家子公司的重生。


但是,在探究这一切有关“术”的问题背后,雷军希望人们知道,其实有一种更加深厚的力量在支撑着这家公司30年以来的不断前行,这就是一种“道”的力量。这种力量远胜于“术”,它比“术”更加深邃,成就了一家公司伟大格局观的胜利;它比“术”更加重要,支撑了一家企业穿越跌宕起伏的经济周期,并可以经受漫长岁月的千锤百炼。


对金山来说,如果把这种“道”的力量总结成两个字,那就是梦想


从1988年成长起来的“麦田守望者”到2018年移动互联网的“改革实践者”,纵观历史,梦想是贯穿金山这家公司生命里始终如一的东西。在好几个生死关头和重要节点,正是出于这种对于“道”的力量的深信不疑,让金山在最困难的时期选择了坚持。比如当1996年公司即将破产的时候,金山选择了向前一步。比如在2002年差点放弃WPS时,金山选择了再次放手一搏。当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家公司上演时,在遇到困难时直面前行成了这家公司的习惯性动作。


雷军回忆起一些程序员在成为副总裁、走向管理岗之后,急迫地希望回去接着写程序的故事:“当年我们的队伍里面也有几位程序员做了高管,比如董波,他干了两三年以后就来找我,对我说,‘雷总,能不能不让我做副总裁了,我直接写程序就好’,我说好啊。没想到,第二个人马上就举手了,助理总裁沈家正跟我说:‘那我能不能也回去写程序?’”


在讲述这些故事时,雷军娓娓道来,偶尔还调侃一下自己是B站的灵魂歌手,他的话有如春风化雨打动了全场。可以说,这样类似于“布道”的场景,金山人并不陌生,其中很多故事金山人也非常熟悉。


雷军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多次告诉大家:“金山是一家有梦想的公司。这里的梦想,就是用技术改善、服务这个世界的信念。”这样的讲述,在金山内部几乎已经重复了30年。今天,雷军想表达的东西其实和平日里的观念如出一辙,那就是——他对“道”的力量深信不疑。


纵观金山公司30年的历史,可以从它本身或者它的创始人身上,找寻到那种对“利润之上的追求”的深深渴望。


(本文节选自《生生不息》,作者范海涛。本书讲述了雷军在2011年回归金山后,带领一家传统公司抓住时代趋势进行企业转型的故事。)


往期荐读


1.封面人物|专访通鼎集团董事局主席沈小平:突破发展天花板

2.专访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迎难而上   再赴征程

3.中国5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观察

4.谢克海:决定企业命运的“基本逻辑”

5.天士力:心中有光,脚下有路

6.变局中显韧性——202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分析



紧张-让组织永不懈怠,富有战斗力。如何让组织保持紧张、临战状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彭剑锋认为有五个方面,一是要有生存危机意识;二是设定挑战性的绩效目标;三是要有竞争淘汰机制;四是要有比学赶帮气氛;五是赏罚分明、“高标准”“严要求”和问责机制。


☟☟ 点击关注《企业家》杂志 ☟☟

文章不错,点个“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